首页 > 文章 > 志怪著作 > 《斩鬼传》

 《斩鬼传》

《斩鬼传》又名《钟馗斩鬼传》《钟馗捉鬼传》《捉鬼传》《平鬼传》《钟馗传》《第九才子书》《斩鬼传》《说唐平鬼全传第九才子书》等,是清代刘璋作长篇神魔小说。成书于清康熙年间。

全书十回。叙写钟馗死后,封为驱魔大神,为人间剿灭种种鬼魅的故事,借以抨击社会上各种丑恶现象。全书以钟馗按鬼簿之录、出场先后之序,以之为线索,以各种鬼物的“能量”(即危害)大小定详略,组成了曲折多变的情节结构。夸张诙谐的手法和笔调,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。

《斩鬼传》全书凡十回,叙钟馗斩鬼故事。唐代德宗年间,才高而貌丑的秀才钟馗到长安应试,为主考官韩愈、陆贽所重,取为第一。但朝见皇帝时,德宗嫌其貌丑,奸臣卢杞又乘机进言,要取消他的状元资格。钟馗大怒,夺笏乱打,德宗喝令拿下。钟馗见有冤无处伸,拔剑自刎而死。死后,被德宗追封为“驱魔大神”。他到地府报到时,阎王认为阳间妖邪最多,又派他到阳间斩鬼。他在赴任途中收含冤、负屈二鬼为辅佐,又令会变蝙蝠的一小鬼为向导,越山涉河,力排万难,一连除掉涎脸鬼、色鬼、饿鬼、假鬼、奸鬼、捣大鬼、冒失鬼、抢渣鬼、仔细鬼、讨吃鬼、地哩鬼、叫街鬼、急急鬼、遭温鬼、浇虚鬼、轻薄鬼、缠绵鬼、黑眼鬼、龌龊鬼、温尸鬼、不通鬼、诓骗鬼、急赖鬼、心病鬼、醉死鬼、抠掐鬼、伶俐鬼、急渎鬼、丢谎鬼等三十六鬼。钟馗完成任务后,被玉帝敕封为“翊正除邪雷霆驱魔帝君”。

就《斩鬼传》中个体的鬼所蕴涵的寓意而言,实则为阳间即现实社会某些人的恶习。这些鬼的恶习,除了少数与人的性格有关,诸如,温斯鬼的拖沓、冒失鬼的莽撞等。大多数的恶习,则是某种恶德的化身,作者点明作品中诸多鬼类的恶习,是败坏社会风俗的恶德:“且夫王者之天下也,在维其风俗。即如捣大鬼风倡,而人无诚实;诓骗之风倡,而人多作伪;仔细、龌龊之风倡,骨肉寡恩。夫人而至于无实,至于诈伪,至于寡恩,尚得以为善乎?即如风流、糟腐、好酒、贪色未可以为不善也,似也。然风流也,而玷污名教;糟腐也,而泥滞鲜通;好酒贪色也,而败坏威仪,淫乱风俗。”《斩鬼传》第一回阎君亦谓:“此等鬼最难处治,欲行之以法制,彼无犯罪之名;欲彰之以报应,又无得罪之状也。曾差鬼卒稽查,大都是习染成性之罪孽。”可见这些所谓“习染成性之罪孽”,不属于法制所管辖,而是为道德所规范的恶德。作品中阎君还对钟馗说:“凡人鬼之分,只在方寸。方寸正时,鬼可为神。方寸不正时,人即为鬼。”这里的所谓“方寸”,实际上可以理解为道德标准,如违背道德标准则为“恶鬼”及其所蕴涵的恶德。比如,书中写捣大鬼专门说谎,诓骗别人的财物,他的一身行头,头上戴得紫金冠,身上穿得白花袍,坐下骑得瘦腰马,也都是行骗得到的。其他如诓骗鬼、抠掐鬼、丢谎鬼、急渎鬼、抢渣鬼、寒碜鬼、龌龊鬼、仔细鬼、讨吃鬼、耍碗鬼、温尸鬼、缠绵鬼、风流鬼、色中饿鬼、诞脸鬼、偷尸鬼,等等,都蕴涵对恶鬼恶德的讽喻意味。

而从作品的描写中可以看出,世间鬼魅之多,无处不在。这表明作者的现实讽喻不仅是某个鬼类的恶德,即个人的品德,而且具有对道德沦丧,世风日下的普遍社会现象的讽喻意味。作品开篇有诗云:“世事浇漓奈若何,千般巧计出心窝;止知阴府皆魂魄,不想人间妖魅多!”钟馗也曾对世间鬼魅之多表示惊讶:“不料世间有这些鬼魅”书中还特意借阎君之口向钟馗点明,阴曹地府中“并无一个游魂,敢与作祟,尊神要斩妖邪,倒是阳间最多,何不去斩?并指出这些恶鬼也即恶德在阳世间举世皆存:“大抵繁华的所在,捣大抢渣等鬼多些,其余散处四方,总无定踪。”从书中对众多鬼类恶德的描写,也可以看出这一点。如诓骗鬼、抠掐鬼、丢谎鬼、急渎鬼,也有捣大鬼一样坑蒙拐骗的道德败坏行为。再如,抢渣鬼、寒碜鬼的同流合污;龌龊鬼、仔细鬼的贪财吝啬;讨吃鬼、耍碗鬼的奢侈堕落;温尸鬼的懒散拖沓;缠绵鬼、风流鬼、色中饿鬼的好色放荡;诞脸鬼的寡廉鲜耻;偷尸鬼的鸡零狗盗,不一而足。可见,作者认为道德沦丧不仅是个体的品德问题,更是整个社会风气的败坏。


上一篇

《度人经》
下一篇

《陔余丛考》

文章评论

 本文暂无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
评论审核已开启 记住我的个人信息 回复后邮件通知我
  =  
Back to Top